刑事拘留通知书是家属了解亲人是否涉案拘留的重要凭证,但实务中常有家属反映:“亲人被抓几天了,始终没收到通知书”。这种情况并非个例,可能源于法定情形,也可能是流程中的疏漏。家属若不及时自查,可能错过 37 天黄金救援期。
为什么没收到拘留通知书呢?有几种原因?
公安机关拘留人后,会在 24 小时内通知家属,但有两个例外情形:
无法通知:如当事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、身份信息不明、家属在国外且无法联系;
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,通知可能有碍侦查:这类案件因涉及国家安全,侦查机关可暂不通知,待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再通知。
除上述两种情况外,若超过 24 小时未收到通知书,可能是邮寄延误、地址错误等技术性问题,家属需主动核实。
家属自己如何自查?
第 1 :核查 “预留联系方式与地址” 是否准确
当事人被抓时,侦查机关会询问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和地址,若信息有误,通知书可能无法送达;
第 2 :检查 “是否被代收或遗漏”
通知书通常通过邮政 EMS 邮寄,可能存在 “被代收” 或 “未及时查看” 的情况;
第 3 :通过 “户籍地派出所” 查询
当事人若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,侦查机关可能将通知书寄往户籍地派出所;
第 4 :直接联系办案机关
家属可直接联系抓人的办案机关(如派出所、刑警队)查询,大多情况下公安可能拒绝告诉家属;
第 5 :委托律师介入查询
若办案机关拒绝透露信息(如涉及涉密案件),可委托律师查询:
律师权限:持律师证、律所介绍信,可向办案机关了解当事人涉嫌罪名、拘留时间、羁押地点;
优势:律师能尽快获取准确信息,且可同步申请会见当事人,避免家属自行查询时因 “不懂流程” 被拒。
家属未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,并不一定是案件有多严重,但是律师不介入家属就了解不到更多更详细的案件情况。